第259章 返聘-《重生:话说1984》


    第(3/3)页

    现在还有一个问题就是人事主管,目前还真没合适的,还得需要适合本土风格人情事物等。

    如果说从其他地方弄一位会管理人事的人过来,那么就不适合国际人才处理。

    从外面招个人事总监啥的,就不了解本土的特殊性的人际管理。

    这事儿也得赶紧处理,从大美子国招聘来的人也快到了,再不安排人,耽误事儿了。

    实在没啥好办法,让外贸的杨静,退出来去当个人事总监,她手中的工作让她提拔个人担任。

    再打电话给hk的于胜海,尽快带着人来鲁中,同时招聘两位能来内陆工作的人事专员,和杨静一起组建起人事部门。

    也只能用这种笨办法带人。

    让于胜海过来,是和外籍员工相互见个面啥的,毕竟是用hk海纳控股公司名义招聘来的。

    薪资发放也是海纳出这笔钱。

    邢宝华是怕国人员工和外籍员工的巨大薪金差距,导致内部不稳定。

    这时期敢于高薪聘请外籍员工的企业很少,但像邢宝华这样最低薪金每年给十几万美刀起步的企业,真的没有。

    如果他不借用hk的公司,很快能把他推到浪尖上。

    好在之前把生产和研发分开,把研发归海纳控股管。这样一来,hk那边发多少钱和鲁中电子厂没啥关系。

    就算有人说闲话,眼红。也得看看发钱的单位是哪儿?

    在和薛主任刘主任谈好后,两位第二天就到邢宝华厂里看看。

    邢宝华领着两位大总管各个车间看,还有后勤实验室等。

    至于办公室,只能安排到综合办了。

    二层小楼确实小,先将就着。等办公大楼盖起来,空间就大了。

    邢宝华跟薛主任说道:“薛叔,当务之急,是接待外籍员工,那些都是hk公司派来支援咱们技术的。职工宿舍,吃饭,要解决到位。”

    “外籍员工跟咱们厂职工一起吃?”薛主任问道。

    厂里的食堂也是大锅饭,邢宝华还真怕外籍员工受不这种口味。

    想要留住人,不光是钱上,还有食宿上。

    前世那些大型企业,技术人员和底层工人都是分开的。

    技术人员的环境,住宿和吃上都是两套体系。

    一套是高标准的食材,一套是低标准的。

    邢宝华目前掌控的企业都带有食堂。吃饭都是有补助的,并不是全部免费。

    不管是工人还是管理层,都是在食堂跟着一起吃大锅饭。

    但外籍员工来,就要改变这种制度。

    邢宝华一时没回答薛主任的话,而是在想怎么改变这种制度?

    随后告诉薛主任:“薛叔,你看先这样安排,hk聘请来的外籍员工,伙食住宿都由hk公司那边支付,在伙食上要提高不少标准。

    至于咱们本地厂,随后改变一下制度。所有科研人员和管理层人员跟着外籍员工一样标准。至于普通工人还是按照补贴发放。嗯!每月多提五块钱的标准。到啥时候在标注一下,凡是干满三年以上的,每年提高每月的伙食费十元钱。”

    “你小子可真敢啊!知道大锅饭的故事吗?你这是要走老路啊!”薛主任指了指邢宝华地说道。

    邢宝华轻微摇头,他说的和薛主任理解的完全是两个意思。

    全国各个厂基本上没有全免费吃食堂的。就算有,也是各种补贴的方式出现,而不会敞开随便吃。

    “这批人才是好不容易从国外高价请来的,看看咱们现在的环境,比较艰苦。

    为了留住这些人,让他们吃好喝好住好,多花点钱无所谓。咱们厂不光要发展下去,还要创新下去。不断地创新,才能给我们创造更大的盈利,一年创造一个亿,难道我还请不起一百万的饭钱?”邢宝华说道。

    反正意思已经说了,就让薛主任建立两套食堂标准。

    其中一套安放在实验室一楼,做个开放式的食堂,相当于自助餐。凭借工作牌进入,随便吃喝。

    厨房甚至要在半夜安排值班的,万一有加班的技术人员,也能来到餐厅吃个宵夜。

    人性化管理的缺点就是加大后勤和管理上的成本!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