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3章 国内价格战初期-《重生:话说1984》


    第(3/3)页

    实际上有几家能从头到尾研究透彻的,也就那些有制作芯片能力的厂家,甚至专业研发架构芯片的公司有这个能力。

    夏普倒是有这个能,但人家需要外包架构图形,找nec这种有光刻机的企业来订制芯片。

    麻烦不说,研发周期长。

    远远不如拿现成的技术,一边制造一边在现有芯片的基础上改变成自己的技术。

    都是一个套路下来的,谁不知道谁啊!

    邢宝华答应给飞利浦关键芯片程序,来换取芯片的加工。

    以技术换量,从而得到更多的芯片,芯片多了代表总装数量也上去了。

    只要长虹的面板跟上,大米电视机厂以后将会爆发模式下生产电视。

    如果邢宝华玩不好,会起到生产过剩的地步。

    这点他倒是不怕,生产过剩可以降价,也是为了两三年后,小鬼子也跟着出液晶,跟他们打个价格战。

    邢宝华会拆人家的电器,人家也会拆他的电器来研究,研究透了吃透了,肯定会生产。

    和这帮老外磨嘴皮子也是累,晚上的时候,李向阳做东请邢宝华吃饭,其实还是为了讨教那件事儿。

    两人坐下后,李向阳开了两瓶泸州。

    邢宝华拿起酒瓶来看了看说道:“川中三大酒,我还是喜欢剑南春的口感,下次多给我弄点。”

    “早说啊!距离那么近,回头我让他们厂给你拉一车过去。”

    “当地人不喝当地酒啊!”邢宝华问道。

    “出门在外的跑惯了,啥酒都能喝,你也没给我喝过多少当地酒啊!”

    “咋没喝过啊!乌河特曲,百粮液,三蕉叶酒。都是我们当地的酒,深受当地老百姓喜欢,鲁中整个区县都有一家酒厂。名气出不了省,只在周边市县有名。”

    邢宝华说完,也打开酒瓶帮李向阳倒上,两个就这么闲聊几句,随后进入正题。

    如果邢宝华没记错,当年国内那场电视机格局洗牌,就是长虹发起的,也是长虹开始玩价格战的。

    把那些成本高的电视机厂一举给打垮。

    至于软着陆,下乡这个词,是因为咱们在贸易战当中,产品过剩了。

    那是一场大战,时间距离还很远,出口的电器卖不出去了,怎么办?

    于是下乡补贴这一招就出来了,刺激消费。

    把多余的库存消化掉,从而减少更多的损失,换回更多的资金来。

    但现在用得着这种方式吗?

    可以用,但要在经济开放后,才能发挥真正的作用。现在还在计划经济中,很容易把自己给玩死。

    其实邢宝华是想,不用电视机票,直接刺激消费,价格不动的招数。

    但需要打报告申请,属于变相降价。

    用这一招打压进口产品的冲击。

    也给那些买不到进口电视的人更多的选择。

    说着说着两人差不多快喝完面前的酒,趁着高兴,邢宝华又给长虹出招,买一送一,买一送三,三件一票。

    买一送一,原价格不动,把这个一换成电视机票。

    买一送三根据价位高的电视来送,第一个还是送电视机票,第二个送把带有长虹的雨伞或者雨衣,第三送台小电风扇,长虹没有可以先造,要是嫌麻烦,大米有电风扇,花个成本价买就行。

    其他都好说,就是电视机票不好办,这得跑部门得拿到申请,不然乱套了。

    邢宝华又指点一下,这个电视机票不是针对所有电视的,你弄个统一的电视机票,人家拿着你送的票买进口产品,你心不痛吗?

    就在票上写上,只用于长虹系列。

    李向阳一拍手叫好,连连的敬邢宝华。谁没个亲朋好友的,送的电视机票就是为了送人用,有了这个票,买其他牌子的不好使,只能买长虹。

    这样一来,抵抗进口货的大旗,长虹是扛起来了。

    幸好大米电视没在国内销售,不然长虹这友军能被大米给坑死。

    也就他们两家市场定位不同,不在一个市场上竞争,不然也能拼个你死我活。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