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高景飞谦虚道: “秦某也不过拾前人牙慧罢了。” 然后他神色转正的说: “陛下,秦某认为,如今治国,当推开理学固有桎梏,走法家与陶朱之法,儒家可节取些荀子、孟子之理。” 魏忠贤和朱由校闻言都眉头一皱,皇帝更是说道: “如此岂不是推翻整个局面, 届时难免天下鼎沸?” 高景飞却是点头: “确实如此,不过这天下的隐患早从汉时便已经埋下,经历莽新之乱,却也只扫除了些蠹虫,为大汉再续二百余年国祚,但儒家的根子从宋时开始就已经烂了, 千百年把持政权一家独大, 让没有外敌威胁的他们自然内部开始腐朽,有道是‘国无外患者, 国恒亡’,当今正是鼎革之际,就看陛下是不是有这个决心了……” “须知法家制度虽好,历来采取法家道路之王朝都能强横振作一时,但法家的缺陷也是过于霸道强势,推行此法者少有能得善终的。何况这世间既得利益者甚多,要想变革去动他们的钱以补朝廷,恐招来强烈反扑,所面对的境况几乎是与‘天下人’为敌!” “昔日商鞅、吴起遭遇暂且不谈,早年张文正公不过是理清田亩、行了一条鞭法,其下场如何大家皆知,至今可是才过去多久?” 朱由校二人听完这些一时间心潮起伏不定,尤其是魏忠贤,心中虽然恨不得立即鼎力革新,将这大明天下清扫个遍,却也不禁对未来升起一阵隐忧。 因为他虽跟张居正那等文臣不是一个阵营,但却都是为了大明、为了皇家做事的,即使如今未曾变革, 将来他只怕难免也要遭到清算,尤其是一朝天子一朝臣。 好在如今皇爷的身子骨得了道人医治又见好…… 想到这里,魏某人不由再度感激的看了眼前这道人一眼。 高景飞不理会两人心中所想,铺垫了上面的话,他终于说到了正题上。 “陛下问我治国之道,秦某人才疏学浅,却也有一点浅见。”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