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地狱开局-《笑傲红楼》


    第(3/3)页

    他岳不群再强势,也得给吴天德一些颜面才行。

    吴天德知道两人心意,他也有事情需要二人帮忙,便同意了。

    从潼关卫到华山脚下,不过三四十里路,大家发了一回狠,从早上出发,下午就到了。

    绕是吴天德、秦可卿夫妇俩早有心理准备,却仍是大感失望。

    这个屯堡太破败了,眼前的景象,比他们想象中最糟的情况还要更加不堪。

    那所谓的“城墙”,更像是一圈勉强堆起来的土坡,许多地方已经塌陷,露出了里面的黄土,连像样的垛口都没有,只有几处象征性地插着几杆锈迹斑斑的旗帜,在风里有气无力地耷拉着。

    城门是两扇干裂的木门,上面的铁铆钉大多已经脱落,门轴处布满了蛛网和尘土,推开时发出“吱呀”的呻吟,仿佛随时都会散架。

    走进屯堡,一股混杂着尘土、牲口粪便和劣质烟草的气味扑面而来。街道狭窄而泥泞,两旁的房屋大多是土坯墙,屋顶的瓦片残缺不全,有的地方甚至直接用茅草遮盖,几户人家的院墙已经倒塌,露出了里面简陋的棚屋。

    偶尔能看到几个穿着破旧盔甲的屯兵,盔甲上的漆早已掉光,露出了底下的铁锈,他们或蹲或坐在墙角,眼神呆滞地望着远方,脸上满是麻木和疲惫,完全没有军人应有的精气神。

    屯兵的家属们穿着打补丁的粗布衣裳,面黄肌瘦,正佝偻着身子在自家门口劈柴、洗衣,看到吴天德一行人进来,也只是抬起头麻木地扫了一眼,便又低下头继续忙活,仿佛对一切都失去了兴趣。屯堡的中心有一处小小的校场,地上长满了杂草,只有中间一小块地方被踩得结实,孤零零地立着一个歪歪扭扭的旗杆,上面没有旗帜。

    站在屯堡高处望去,外面是连绵起伏的黄土坡,光秃秃的没有多少植被,只有几棵老槐树枝干虬曲地立在坡上。整个屯堡就像一个被遗忘的角落,弥漫着一股死气沉沉的气息,让人望而生畏。

    负责留守的总旗官盛宏,早就知道新任百总吴天德要在这几天内上任,听说一大队人马突然出现在了屯堡内,连忙放下手中活计,赶到吴天德面前来迎接。

    验明官身之后,盛宏忍不住轻吁了一口气,最近一年多来,他临时代管甫峪屯田百户所,可把他愁坏了。

    交接时,盛宏向吴天德介绍道,“甫峪屯田百户所管辖范围,北至华山峪口,南抵洛南边界,东接潼关卫左所,西连华阴县乡勇驻地,包括整座华山在内,方圆三五十里,本屯堡都可以插得上手。”

    略微停顿之后,盛宏继续说道:“现有屯田面积共计八千三百余亩,其中水浇地一千四百亩,旱地六千九百亩。在岗屯兵六十二名,连同家属在内,总共二百八十七口人,尚余五十名屯兵缺额,一直得不到补充,以至于大批田土荒芜。”

    说到这里,盛宏的声音低了下去,脸上露出难色:“至于欠交的田税……卑职惭愧。去岁因夏旱秋涝,收成锐减,共欠上头粮米三十五石。加上历年积欠的一百二十石,至今尚有一百五十余石未能补交。为了此事,上一任百总不得已,被迫向上官递交了辞呈。”

    吴天德听完后,眉头紧皱。他环顾四周破败的景象,又看了看盛宏那张写满无奈的脸,沉声道:“天灾人祸,非尔等之过。但欠税之事,朝廷催逼甚紧,终究不能一直拖下去。”

    他顿了顿,补充说道:“你先带我去查看一下屯里的粮仓和农具库,再把各位屯兵召集起来,我要听听他们的具体情况。另外,让伙夫准备些吃食,弟兄们赶了一天路,也很是劳累了。”

    盛宏连忙应道:“是,卑职这就去安排!”说罢,便转身匆匆离去。

    秦可卿走到吴天德身边,轻声道:“相公,这里的情况,比我们想象的还要艰难,堪称地狱开局啊。”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