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页 “武安侯回城了!” “武安侯回到黑岭县城了!” 陈太平的身影刚刚出现在黑岭县北城门,消息就传遍整个县城,众人心神都不由得一松。 昨日武安军离开大营的事情,惹得不少有心人的注意,纷纷猜测是北雄关有了变故,或许是战事要起,一些勋贵世家的人甚至都已经开始收拾细软,打算迁向南面的州府。 没想到还未等他们收拾好,武安大军竟又回返了。 “武安侯回返便代表北雄关短时间内不会再有战事了。” “看来是虚惊一场,这武安侯也真是的,北雄关没有战事,他兴师动众的作甚啊?” “据我所知,昨夜里北雄关灯火通明,关外的后勤补给全都送进了关内,便连阵法都已开启。” “或许其中有我等不清楚的变故,总之武安侯能够回返黑岭县城对我等来说也是件好事。” 有消息灵通之辈,看着快马奔驰的陈太平几人,若有所思的说道: “的确如此。” “今日一早,京都府就有消息传出,昨夜里魏皇龙颜大悦,似乎是与武安侯之子、如今的英武侯陈逸有关系。” “英武侯?” “北雄关之事与英武侯有甚的关系?” “是啊,李兄。那位英武侯在京都府名声势大,先后做下几件大事,但是若说他能够影响北雄关外的一众妖魔,我是不信的。” “非也非也,那位英武侯陈……陈逸?!” 一名身着纯白长衫的儒生刚要反驳,看向陈太平目光猛然顿住,瞠目结舌的看着夏府门外——赫然看到一位同样身着武侯紫袍大髦的年轻人! “陈逸?” 注意到他神色的众人循声看去,同样看到那位英武不凡的年轻人,看到他面带微笑走到武安侯面前,躬身行礼。 “父亲……” “父亲?!” 听到这样的称呼,再想到武安侯的三个儿子,众人顿时确定下来。 “那位必定是英武侯陈逸!” “他,他怎么会出现在黑岭县城?!” “难道京都府传来的消息是真的,北雄关外的变故是英武侯所为?” “天……” 昨日陈逸到访黑岭县城夏府的事情,在夏青海的授意下,黑岭县知道的人并不多,仅有和夏家有姻亲、血脉相关的人得知。 否则县城官府、守夜司等人,说不得都要前来登门拜见英武侯。 此刻,看到夏家门外一幕的黑岭县城众人,特别是那些混迹北直隶的江湖客顿时都有些恍然,他们看向陈逸的眼神都有了几分崇敬。 人的名树的影。 即便他们对朝堂武侯、世家勋贵不耻,但是对出身太虚道宗的陈逸却是敬服。 尤其当南蛮秘境外陈逸救援出去的那些江湖客,在他们将自身经历传扬开之后,“小剑仙”陈逸便是魏朝江湖响当当的人物。 “果真和传闻的一样,英气十足,修为惊天……” “他日若有机会,我必定前往京都府的剑道圣地一睹英武侯剑道神意风采!” 不提黑岭县众人的议论,在得知武安侯陈太平回返后,夏青海等人便张罗着出门迎接,陈逸自然跟随夏绾绾一同来到夏府门外。 “岳丈大人不必见外,先回府吧。” 陈太平朝夏府等人寒暄一句,目光便都放在陈逸身上。 “逸儿,你长高了,也长大了。” 如今的陈逸身形挺拔,面颊丰润莹白,浓密长发梳拢齐整,再加上那身武侯紫袍大髦的衬托,的确英武不凡、锋芒毕露。 说起来陈太平有十五年没见陈逸了,上一次见到陈逸时恰好是他北上戍边的时候。 也是那一日,魏皇抱着陈逸站在城门楼上宣布优待大魏戍边将士。 一晃眼十五年过去,陈太平才再次见到他这个二儿子,心神难免有几分恍惚。 陈逸却是没有想太多,欠身拱手道:“父亲。” 他自小就清楚陈太平的性格,一言一行都是军伍做派,并不在意繁文缛节。 “好,很好。”陈太平脸上浮现笑容,拍拍陈逸肩膀,示意向府内走去。 陈逸从善如流,跟在陈太平身后。 “夫君还未用早膳吧?方才逸儿还说要等您回来后一起……”夏绾绾看着这对父子,莞尔一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