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这一番话,董承如遭雷击。 完了。 这曹操不对劲,绝不是刘虞也! “曹孟德!”董承喊了一句,周围过往的臣子也都侧目而视,而在两侧持斧戟的卫士也同样面沉如水,盯了过来。 如此多的目光极为不善,让他心里顿时一沉。 这是,这是又要进了虎穴呀…… “董公不必惊慌,这皇城乃是我修缮,军械库自然由我掌控,且卫兵三千,只斩乱臣贼子,不斩忠臣!”曹操停下脚步,回过头冷冷的看了他一眼,语气也有一股愠怒在。 董承心下一镇,一股凉意从头一直凉到了脚底,都是历经生死的老人了,曹操一句话就已经将态势说明白了。 还暗中挑明了“乱臣贼子”四个字,再多说一句,自己也就是乱臣贼子了吧,这么说来,天子他是非要不可了。 这时候,他脑海中忽然想起那些扛柴的山民形容曹操仁慈、良善官吏,乃是他们的再生父母。 本来应该是慈祥之相,可其实呢?这曹操股子里是杀伐果决之枭雄也?! 一个如此的枭雄,竟能将境内的声名经营得如此之好?! 等等……董承这时忽然觉得天旋地转,因为他又忽然想到,修缮雒阳的数千壮丁可以是兵士假扮。 那山地里来往的山民为何不可!? 苍天。 竟是这般算计?! “我,我不慌,”董承讪笑了一声,汗珠从额头流下,又跟在了曹操的身后,一同进殿,面见天子。 堂上,董昭先行提出,洛阳粮食困难,先让天子暂时到距离许县较近的鲁阳,以便保证粮食供应。 至于迁都之事,暂且不谈,且还明言,现在洛阳皇宫修缮还未一半,也不适宜居住,当移居别处,也方便群臣议事,恢复朝纲。 其余臣子,特别是董承等党,并无异议。 于是同意起行,现在的刘协,感恩曹操引兵来救,驱走了贼子杨奉等将,所以颇为信任。 但董承已经汗流浃背,知晓一旦进入了曹操的地盘,那恐怕很难再出来了,所以定要说动天子,暗中再去联络其余诸侯,设法将迁都之事让曹操决计说不出口。 定要有所理由拒绝才行。 “却不知,曹操实际要将天子移往何处?” …… 杨奉屯兵之地,收到了曹操的书信。 在看完之后,总算是松了口气,和韩暹说道:“曹操来信,感恩我当初奉送费亭侯之恩,故而力劝天子不与我计较失礼之事。” “唉,果然是仁义大贤也,是我当时错怪了他,”山羊胡,头戴发带,武将模样的韩暹深深叹息,当时若是不跑,还能和曹操再讨饶一二,说不定能混个不错的官职,投奔麾下。 现在投了杨奉,虽说还要在外为贼,却依然有人联合,这么说来也不算太差。 “信上还怎么说?” “让咱们途中不要阻拦,准备将天子暂时迁往鲁阳,好供给粮草。” “好事啊!”韩暹脸色一喜,“鲁阳离我们不过二十里,随时可以夜奔而至,曹操此举,乃是弃董承,交好于将军,好事好事。” “不错,既如此且去下令,让出关口城防,让曹操将天子请去鲁阳,这样我们便能一起得护卫天子。” 如此,大家都是功臣! 这个曹孟德,当时来势汹汹以为奸诈,现在想想……他人还怪好的嘞。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