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唉,虽知道会如此,但却没想到来得如此之快……” “天下诸侯,难道还认为汉室可依?!我既开此先河,应当各地效法才对,我所料当是将汉室之命消去,而后我等诸侯当五霸之业而行事。” “这难道不好吗?” 这汉帝,不就像是一张遮窗的纸而已,捅破便可消除也,为什么伱们都不肯捅,竟然宁愿去侍奉曹操那个阉宦之后?! 腌臜不堪也!他曹操就算有再多功绩,不过阉人之后也,世间卑贱之人莫过于此,祖上乃是羞于启齿之辈。 要让天下士子侍之,何苦。 “我……”袁术麻了。 连“朕”都不想“朕”了,现在的情势比他想象中崩塌得更加快速,四面树敌已经太多,如果真的所有人都同时来攻,不知能抵抗多久。 实际上他真正觉得,这等状况乃是郭谊这人促成,他先来攻打,丝毫不讲武德,不发檄文,不曾有仇怨。 不声不响的就攻进了境内,让边境的将士猝不及防,这个时候他们的兵马还都在准备庆典。 还有祭祖、祭天等流程并没有走完,这圣驾的礼嗣很多,再怎么精简也该留点吧? 不然我这仲家天子真成了草台了,百官、百姓岂能认可? 而郭谊这么一打,别人只恐慢了一步,分食少也。 “我,我休矣……”袁术此刻躺在坐塌上,神情满是绝望,但还是不肯放弃。 末了,袁术下令让各将领催军准备,不能坐以待毙,先领十万兵马去攻徐州,从侧翼解决缺口,取徐州可以与青州连成一片,以后可以和兄长暗中结盟。 这才是活路。 至于郭谊,算了随他去吧,毕竟只是边角之城,他本来就站不住,现在也只是还给郭谊而已。 …… 许都。 曹操在接到曹昂书信之后,和郭嘉商议一夜,决定了不可不攻之言。 汉帝初迎,奉于许都,如果不打的话,马上就会有别的诸侯相继自立。 为何呢?因为世间已无尊奉天子之人,那么曹操这一番迎天子之举,就成了败笔。 他将会骑虎难下,进退不得。 袁术称帝,曹操虽然想笑,但也不得不重视,早在三日之前,他就已经发下了诏书,命各地诸侯去除贼平乱。 当然,他预计不会有任何回应,因为他们都在等着看。 这山南所辖三州之地,和号称鱼米之乡的淮扬之战,谁能够取胜。 若是曹操胜则汉廷还能苟延残喘,他那挟持在手中的天子,就还有用。 若是袁术胜,这世间将再也没有刘汉,因为人人都可高呼汉室气数已尽。 所以不会有人兴兵来相助,即便是支持也只是道义上支持,并不会真的出兵。 譬如袁绍就也写了一封书信,让曹操可平叛扫寰宇,可通篇八百多字,基本上没提送兵送粮的事情。 但他还没有回音,就又来了消息,曹昂已经出兵了,兵向扬州,直至九江郡。 “郭孟誉、曹昂!托大妄为!!竟没有军令而私自出兵!此二人回来,一定要重罚!” “曹昂身为太守,不思理政固守于境,竟这般任性,真该责罚也!!” 曹操在堂上反复踱步,表情着急之中又带怒意,他虽然同意出兵,但是现在回信都还没有,曹昂却已经去了。 这,结果的确是差不多,但好歹将流程走完吧?老子还没死,你小子就想着直接自己给自己下令是吧? 这胆子也太大了,不知道跟谁学的!? “跟谁学的,竟然敢做这等,似先斩后奏之举……” 他这话刚说,就发现郭嘉抬头来盯着看,表情有些耐人寻味。 “你看我做什么?!怎么可能跟我学的!定是郭孟誉!!郭孟誉向来跳脱,好的时候仁义善治!但这人夸不得!一夸他总整出点事儿来!!” 郭嘉面色微动,苦笑着躬身而下,“是,主公说得是。” “立刻拟檄文讨贼,不可拖延,昭告天下要与袁术大战,再催诸侯来勤王,不可让世间人忘却昔年白马盟约。” “嗯……在下倒是认为白马盟约不提也罢……”郭嘉快速的回道。 而后抬头来和曹操对视了一眼,两人尽皆懂这话是何意,于是曹操点了点头,“那就不提。” “立刻拟文,不可怠慢,将兵马集结之后,命允诚也出征扬州。” 郭嘉快速答道:“正要说这件事,鲍公知道此事,得大公子相请,已经屯兵在下邳后援,只等主公军令了。” “你看!连允诚都知道来等我,他们却不知道!我定要处置这两个人!连同那个典韦一起!!”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