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关羽怒而再喝两碗,豪情而起不断夸赞,“救民有仁,带兵有方,作战有谋,厮杀有勇。” “公子不愧是曹氏之后,有令尊司空之风,深得其兵法精髓,如此用兵岂能不胜,我既来此,看来是要博取功绩了。” 关羽此话评价算是极为欣喜,让诸将也都在对视之中更加欢乐。 这一夜酒喝到了半夜。 而关羽在回去的时候,郭谊已经早就不在位置上了,他一直以为是郭孟誉酒量不够,故而先行离席。 等他下了城门楼,出来准备到军营时候,却发现郭谊和典韦自外归来,两人都是披坚执锐,身上依旧着厚重的兵甲,郭谊腰间悬挂的长刀更是拖到及地,看上去有些沉重。 几人对目时,关羽才清醒了些许,然后加快脚步走上去,笑道:“先生何故刚刚回来?方才席间不见先生,不知去了何处?” 郭谊开朗的笑着,道:“夜间查看地形,寻找是否有独到之处,顺带将巡防检查一遍,防止有敌军夜间偷袭。” “今夜,我们都在饮酒,若是有敌袭的话可不得了,作战时来不得半点马虎。” 话音刚落,关羽当即愣住。 他去巡营了?! 他,他一个儒生,为何亲自去巡营?! 关羽目光略有呆滞的盯着郭谊看,此刻在他的目光中,郭谊的形象好似变得亲和了很多,笑容也是较为开朗坦然,丝毫没有故意为之的感觉。 “先生,亲自巡营?” “那是,”典韦在一旁骄傲的道:“俺家先生,那都是亲自巡营,而且即便驻军固地,也会寻找异处,反复查探是否有适合伏击、设计之地,有些地方,适合占据地利而设计障碍,学问多着呢。” 典韦说这话的时候,眉宇之间无不是带着骄傲神色,令关羽听得一愣一愣的,不解的问道:“为何要如此呢?” 郭谊拱手道:“哦,此乃是为了印证兵法所言,若是观书所学,则得理论,但自己亲自查探,便能有实地感悟,有时候学识不如实地践行,同时带兵之道深邃,不能浅尝辄止,这些学问谊还差之甚远,不能与众名将相提并论。” “譬如霍侯,曾深入大漠数次,其中两次可穿透匈奴王庭,杀其王而安然回来,如此深入是如何行军呢?我想除却深谙兵法之外,对地形、马术也多有熟稔,方才能得此本领。” “故而,行于实处,胜过苦读,若能得两相结合,方可真正有所学,这一点,和关将军比不了,将军时刻在带兵征战,百战之躯,当然本能则有熟练经验,而郭某只能主动去学。” 啪嗒,话音刚落。 郭谊胸前有一本书卷落下,这是郭谊为人谨慎,为了防夜间暗矢,所以随便找了个竹简在胸前心口附近又垫了点硬物,而且现在也冷了,这木折子编排之物捂热了有满足感。 关羽低下头扫了一眼,有“计略”二字,应当是战国时候,某无名氏所写的兵书。 “先生,先生真是……太爱学习了。” 好一句学识不如行践,两相结合方可有所学……求真务实也。 此等品行堪称大德,这才称得上是一方名士。 我方才还为行军求学沾沾自喜,原来他根本不曾在意,只是谦虚夸赞于我,以慰我心思。 “先生高洁啊……” 关羽再次长叹,自愧不如,由此深深地盯着郭谊看,心中欣赏之意越发浓郁。 “啊,对,对的。”郭谊脸不红心不跳的点头微笑道。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