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三章 风云突变(下)-《罗马的涅槃》


    第(2/3)页

    “你们说,一个几乎快要被我们碾碎的一城之国,如今,怎敢、怎能、怎会对我们有如此巨大的威胁?”

    “我们的穆拉德苏丹不应该这么早撒手人寰……”

    开口的是一名三十岁出头的年轻将领,尽管措辞相当委婉,但他的话,确实是反映出了目前奥斯曼军中相当一部分人的想法。穆罕默德二世的统治能力,已经引起了部分人的置疑。最开始,绝大多数人将被屈辱驱逐出巴尔干半岛的仇恨,记挂在阵斩穆拉德的约翰头上,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争的屡次受挫让人们不得不对年轻的苏丹抱有了一丝怀疑。更何况,对岸的罗马帝国,有一个更加鲜活的例子做对比。

    一个是破茧重生,蒸蒸日上,一个是割地赔款,山河破碎。两个帝国的命运不知从何时起,竟发生了倒转。西施文学

    “这是懦夫的借口!”闻言之后,卡拉查的面色逐渐变得凝重,而后,他沉声道,“约翰九世,他与他的先祖,与那个现在坐在君士坦丁堡宫殿中的皇帝完全不同。我承认他的能力,他也的确给我们带来了无尽的麻烦……但这一切,是时候有个结局了。”

    “奥斯曼帝国的征服和扩张,不应该停留在这里。他们似乎坚定的认为,凭借他们的船队,与那乌龟一样的旗舰,就能牢牢地扼住博斯普鲁斯海峡的咽喉……他们似乎还天真地认为,仅仅数千米宽的洋面,可以轻松地全身而退……”

    “割喉堡,这次,将会亲自割断约翰的喉咙,让这里,成为他的埋骨之地!”

    “通知全军,入夜之后,发起总攻!”

    ……

    此时的达达尼尔海峡近郊,并没有修筑起能够为马尔马拉海看住门户的恰纳卡莱城,建立在特洛伊废墟之上的,只有一些不起眼的小型村落和堡垒,它们,就是这条最窄仅仅一点二千米的海峡上唯一的哨戒。

    而此时,莱斯沃斯岛港口,正有一支庞大的舰队,拉着威尼斯人的旗帜,在月光下,通过平静的海面驶入了马尔马拉,而在半个小时之前,已经有数千奥斯曼士兵潜伏在几艘伪装的补给运粮船中,突袭了莱津渡口。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