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一别皇城去,烟尘九万里-《看我修个仙》


    第(1/3)页

    一别皇城去,烟尘九万里。

    康帝王掣站在国都内最高的建筑——应龙塔上,眼中泛着明黄神光,加持目力,远远地看着那道渐行渐远的烟尘。

    “陛下,昨夜恪皇子殿下设宴为福王送行,福王对恪皇子说,天有黑白,人心善恶存乎一念,让恪皇子不可只见光明,不入黑暗,还说,还说……”

    “嗯?”

    康帝诧异,这根本就不像是一个痴愚之子能说出来的话,见老太监吞吞吐吐的模样,皱眉不耐烦地沉声道:“还说什么?”

    老太监浑身一抖,赶忙躬身一拜,继续道:“福王还说,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欲上皇位,不舍其暗。还说什么想要治人、用人,就要直视人心的丑陋,拥抱它,支配它,让黑暗和丑陋为光明所用。”

    老太监说得不快,甚至瑟瑟发抖,同时心里暗暗叫苦:承太子啊承太子,你这到底是痴愚还是大智若愚啊,刚被废黜就说这种大逆不道的话,你这是要害死老奴啊。

    可他不得不报,因为他的另外一层身份便是监察司总管,是康帝在黑夜里的耳目。

    “哈?”

    “哈!”

    “哈哈哈!”

    不料,康帝讶异之后却没有发怒,而是一手扶额,放声大笑。

    轰隆隆!

    朝阳初升的青天白日里,突然天空震动,金黄雷霆虚生。

    君王放肆,天地生变。

    这个世界的君王,不仅仅是万民之主,更是修为通天的至强者!

    “陛下息怒。”

    老太监仓惶下跪。

    “怒?”

    “李思,你是看着朕长大的,你还不了解朕吗?”

    康帝瞥了一眼跪地的老太监李思,嘴角噙着一丝笑意,目光重新回到远去的烟尘上。

    “朕这是高兴。朕的儿子,朕的太子,没有让朕失望。欲戴皇冠,必承其重。欲上皇位,不舍其暗。没想到,到头来最能理解朕的,最具帝王之心的,却是朕的痴愚儿。”

    “呵,贼老天。可惜了,承儿的灵根实在是……”

    “这强者为尊的世界,光有‘心’是不行的。承儿,别怪父皇,别辜负了‘福王’二字。去吧,希望老道士的占卜没错,十二宗院里有你的机缘。”

    ……

    一别皇城去,烟尘九万里。

    车马倒群山,士子哽无语。

    这是描写士子舍不得皇城,心情低落的诗句。不过显然王承没有这种低落,他坐在皇室特供的车舆里,伸出个头,欣赏着一路的无污染美景。

    天青云絮,青山如黛,清新得让人沉醉。

    而他更好奇的是拉车的“乘黄马”,通体玉黄,鬃毛飘逸,神俊不凡。他坐的马车显然也是特制的,车壁偶尔泛起符文微光,官道不平,马车却端是平稳舒适,没有半点颠簸。

    “福王殿下,请不要伸头出来,比较危险。”

    一位身躯高大,身披甲胄,面孔却稍显稚嫩的孔武少年骑着一头“乘黄马”靠近马车,露出一个憨憨的微笑,对王承说道。

    “你叫朱朋?是随我入山修行的…伴儿?”

    王承抬头,细细打量眼前的孔武少年。

    他虽被废黜,但依旧是皇子之尊,即便是被送入世外仙门修炼,也给他安排了常人难以想象的资源,这其中就包括十名与他年龄相仿,天资不俗的随从护卫,也是他以后在宗院内的“护道童子”、“伴修童子”。

    “伴儿?”

    朱朋一愣,诧异于王承对他的称呼,他们这种被选中的,伴随皇子修行的人,一般都被称为“童子”。天家血脉,哪怕是被废的太子,那也是地位尊崇的亲王,而他们算什么?

    说好听点是护卫,其实就是奴才。

    何德何能是一位亲王的“伴儿”?

    不过他眼珠一转,便想通了,咧嘴一笑,露出一口白牙,对王承抱拳作揖道:“福王殿下好记性,属下正是朱朋,从今往后,便是殿下的十人卫队长。殿下但有吩咐,万死不辞。”

    这可是鼎鼎有名的“废太子”啊,分不清称呼有什么奇怪的?

    他要是正常,那才奇怪咧。

    朱朋面上恭敬,心里却不以为意,竟然肆无忌惮地打量起王承来:嗯,这白白嫩嫩的胖墩模样,真不像十五岁的少年,更不像修炼之人,还不如符宣承那小白脸看起来精神,不会错了,是个废人。

    “呵呵,陪我修行罢了,不用说这么严重。不过你真的十五岁?怎么长得这么…壮?”

    王承微笑摇头,只觉得有些好笑。
    第(1/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