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在外而安 第446章 攻占长安(一)-《重生于红楼末年》


    第(2/3)页

    这些炮声没有任何规律,有时候仅一发,有时候又连续好几发,甚至连续十几发、几十发;

    有时候在上午发炮,有时候在下午发炮,还有时候在深夜里发炮。

    恰好此时,李鸿基正盯着爱妃窦氏那白花花的娇软身子,刚想着有所动作,却不料城外传来几声冲天巨响,把他的心猿意马,一下子给轰没了。

    这一天晚上,纵使窦氏用上了百般手段,也没能让李鸿基恢复往日雄风,而东城门方向,又开始响起大炮的怒吼声了。

    李鸿基气得重重地拍了一下桌子,想要骂上两句,却又不知道从何说起。

    原本,大顺军手中曾经也是存有这般神器的,先后从旧朝军队手中缴获了大小火炮数十门,炮弹数千发,但自从山海关城下作战失利之后,李鸿基带领诸人,一路从华北逃到西北,火炮这种笨重不易携带之物,便被人丢弃在路边了。

    如今面对冀国公府一系的炮火攻击,大顺军根本没有反制之力。

    李鸿基只能寄希望于,周进这厮手中的炮弹数量有限,等他手头的炮弹数量打完了,便不会再发炮了。

    但他显然要失望了。

    因为有探子回报说,冀国公府一系主力根本就没有发力,而是来自于保州兵工厂和保州工学堂的工匠、学员们在试射。

    “试射?”李鸿基喃喃地说了一句,感觉整个人都有些不好了。

    合着这些天来,他吃不好,睡不好,日夜忧心,深怕周进这厮丧心病狂,向长安城中炮火洗地,结果人家根本没有使出全力,只是一帮工匠、学员们在检查武器性能?

    李鸿基感觉自己真是太冤枉了,早知道这样,他也不会因此受到惊吓,对身边貌美妇人再也提不起任何兴趣吧?

    不过,当他听说右丞相宋康年也一口气斩杀了府中三位侍妾,怕也是受到炮火惊吓而萎靡不振时,便又忍不住偷偷地笑了。

    李鸿基也不知道怎么安慰宋康年,便把他请到长乐宫,询问他关于此战的看法。

    “皇上先恕我无罪,我才好讲。”宋康年告罪道。

    “咱们俩什么关系,还值得你这般提心吊胆,战战兢兢?你直说便是了,我恕你无罪。”李鸿基答应道。

    李鸿基心想,不要说你无罪,你就是有罪,我也不会砍你的脑袋,总要留着你一条小命,才好抚慰我的满怀失意之情和不尽人事之苦啊。

    宋康年道,“大顺属于流民军出身,擅长游击作战,不擅长阵地战。当初在山海关城下,不敌清军主力,甚至连吴月先名下的山海关守军,都不能彻底击败时,我们便应当想到这一点了。”

    “听上去很有道理,你继续说。”李鸿基鼓励道。

    “咱们应当扬长避短,不要再固步自封,执着于一城一地之得失,而应当放下坛坛罐罐,轻装疾行,重演当年故事,在运动战中发展壮大。”

    “就说现在吧,冀国公周进在长安城下,每天都不定期发射炮弹,弄得城中人心惶惶,毫无招架之力。但如果我们果断撤离长安,周进能把我们怎么办?他的这些笨重火炮,能追得上大顺军骑营?”

    “可是,……”李鸿基稍微犹豫了一下。

    他现在住在长乐宫中,每天养尊处优,衣食精美,再让他像往常一样,过那种颠沛流离、风餐露宿的生活,一时片刻之间,他还真有些下不定决心。

    “我不知道皇上心里是怎么想的?但我前几日,已经把家中那三位侍妾都给杀了,以免他们影响到我拔刀向前、上阵厮杀的速度。常言道,旧人不去,新人不来。走出深宅大院,外面更加精彩。”宋康年在一旁给李鸿基打气道。

    对此,李鸿基犹豫了许久,委实下不定决心。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