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经过一阵反复拉锯,大顺皇帝李鸿基原则上同意了周进所设置的这个条件。 他是这样想的,大顺军目前可以允许冀国公府一系军事观察团的存在,但等他得到蓉城,获得给养,再将冀国公府一系的军事观察团礼送出境也不迟嘛。 最终,双方决定,冀国公府一系以内部预备役师的标准,分期向大顺军提供补给,支持大顺军入川作战,但大顺军须得接受冀国公府一系安插一个总人数不超过一百人的军事观察团,并保证其人身安全。 事情商定之后,宋康年便带着这个军事观察团,押送着大批钱粮物资和武器装备,包括五百步射程的燧发枪一千支和十万发子弹,重返大顺余部所在地了。 随后,他们将长途跋涉,经由汉中府入蜀作战。 “大顺、大西两强相争,鹿死谁手尚未可知,估计现在大西皇帝张敬轩的头发都快要急白了。当年义军领袖的名头,他没有争得过李鸿基,现在更没有将李鸿基拒之门外的底气啊。”张安世感慨道。 随后,他又表扬新编豫军总兵李信的这一计“祸水东引”用得妙,至少解决了两家流民军政权之中的一家,减轻了冀国公府一系统一天下的作战压力。 “大顺军余部入川作战,田玉峰部困守郧阳,都无向外开拓之意。那么接下来,是不是便可以考虑南下鄂省,和宁南军决一死战了?”张安世问道。 “决一死战谈不上。”李信充满自信地说道,“宁南军上次在邓州城中,受到我方炮火的惊吓,已经没有和冀国公府一系作战的底气了。只需要冀国公授权,让我率领一支偏师进攻鄂省,我保证能将鄂省拿下。” “无需如此,还是照样行事祸水东引之策好了。”周进笑道。 “让傅检去一趟金陵,说服北静郡王水溶等人,追究宁南侯左昆山的败军之罪。让水溶他们叫嚷得凶狠一点,要不然,松江钱庄明年支付给他们的高额利息,可就没有那么及时发放了。” “哈哈哈,这个办法好。”张安世心领神会道,“水溶他们虽然成事不足,但败事则有余。只要他们坚持,金陵扬光小朝廷必然会向宁南侯左昆山发函,询问战败经过,并要求宁南侯左昆山给出一个合理的解释。” 李信则补充道,“宁南军新败,左昆山实力受损,金陵扬光小朝廷也有试探左昆山之意,看能否将宁南军重新纳入金陵扬光小朝廷的手中。双方矛盾必然会因此激化,接下来,我们便可以根据宁南军左昆山的反应,再作出及时应对了。” 事实上,随着冀国公府对外联络室主任傅检奉命南下金陵,驻扎在邓州前线的新编豫军,也越过新野,进入鄂省襄阳境内。 鄂省总督、宁南侯左昆山,还在考虑如何退敌,远在金陵的北静郡王水溶以及世袭一等公爵金磊、穆云、高焕等人,则开始在朝堂上,向宁南侯左昆山发难了。 其实,水溶、金磊、穆云、高焕等人,本来不想得罪宁南侯左昆山,但架不住冀国公特使傅检对他们几人说,如果不配合,就要让松江钱庄向他们延迟支付高额利息,他们也只得胆大一回,做一次恶人了。 好在宁南侯左昆山远在鄂省,一时片刻之间,也杀不到金陵这里,即便他带领军队杀过来了,水溶等人还可以逃到松江,继而从松江海港北上蓬莱,也不怕宁南侯左昆山会跟在他们几个人的屁股后头撕咬。 “干。”水溶下定决心道。 要知道亲疏有别,他的妹妹水笙说起来,还是冀国公周进的弟妹呢,北静郡王府不站在冀国公周进这边,难道还要站在宁南侯左昆山那边不成? 这一天,朝议大殿内,气氛凝重。 北静郡王水溶率先出列,面容冷峻:“那新编豫军都已杀入襄阳境内,宁南侯左昆山却按兵不动,此等怯战畏敌之罪,绝不能轻饶!” 世袭一等公爵金磊紧接着拱手道:“王爷所言极是,左昆山拥兵自重,却毫无作为,实乃军中之耻,定要追究到底。” 穆云、高焕等人也纷纷点头附和。 内阁次辅、户部尚书钱若宰清了清嗓子,缓缓开口:“诸位,宁南军兵饷耗费巨大,已让国库不堪重负。如今其主将有此败军之罪,正好借机削减鄂省军费,此乃关乎国本之事。” 户部侍郎韩厉亦道:“大人所言甚是,若不处置,日后军费只增不减,难以为继啊。” 第(2/3)页